有家长不信,录用名单就一堆研究生◆■◆★■,如果再不努力卷名校卷学历,那找工作的时候不是连起跑线都站不上吗★■■◆◆?
就算有本事读到了哥大◆★■■■,有钱爹妈一年掏几十万让你造,回国要想搞定就业找份活少、钱多■★、离家近还稳定的工作,一样要在HR的waiting-list里排队…
复旦的事儿不好讲,但今年两贸一财的offer有人统计了一下■★,不是分行柜员就是客户经理…
前两天网传复旦经管学院金融专硕应届生的就业率只有40%,超过一半人没找到工作■■■,我还不信,现在看见藤校硕士都在蹲递补,信了。
这类岗位确实需要学历打底,但要的基本都是热门理工类专业。所以学历再好再高,就算上的是985◆★★、211,那你选的是冷门专业,读到博士恐怕也难找工作◆■★◆★★。
学历持续通胀,真想靠读书变现,抢先一步杀入职场才是王道★■★,读个硕士兜兜转转虚掷青春好几年没用了,可能还是求职减分项。
当然也不是说■■■◆◆★,不要送小孩读大学★◆★■。大学的意义还有很多,交友婚配增长见识。我只是觉得别卷,过度追求学历还不如培养小孩一技之长更容易变现。
也就是说,现在研究生就业跟当年本科生卷的职位差不多★★★,按就业难度明显增大◆◆,原因是心态摆不正:学历高了,预期也大。
所以很多家长真误会了,以为卷个好大学◆■,卷个硕博高学历★■★,就能迎娶白富美,嫁个高富帅,让祖坟冒青烟,让人生开挂家庭跃迁…
但是工作要求没有啥变化,原本一个专科生就能搞定,比如城管司机这种岗位,需要啥高学历啊,现在搞得硕士博士跑来卷…
虽然评论区很多人跳出来说哥大遍地是水硕■◆◆◆■,统计学里八成都是中国人(整个美国的统计学系几乎是被中国学生占据的,比例大概是60%)◆★■,但至少学校全球TOP100,院系富含诺贝尔奖得主等顶尖学者,学术能力还是有的。
因为就业问题短期内不好缓解。新生儿出生人口2020才出现拐点★◆★■■,熬到这批小孩大学毕业至少要2042年吧★★■。
以前是高学历高产出,所以本科找不到工作的人都跑去继续读研★★■■,一年报考人数超过400万,录取人数超百万…
又不是真心爱考古历史这些文科专业,也没想过顶着一个清北的帽子去小红书上变现,只想找份儿四平八稳的工作,首选复旦、浙大★◆、人大★◆◆、北师大这些TOP985的热门专业★◆,不比抱着清北的冷门专业难找工作香吗?
前一段时间交行北京分行二面名单,清北复旦耶鲁伦敦政经,硕士含量超过68%…
换到美国名校学历也是一样■■,哥大本科爹妈捐款3000万都未必能进■★■,研究生都可以被全网鄙视成「水硕」…
一堆名校硕士研究生,从哥大、悉大到新国大■◆★■◆,世界TOP100名校的统计学专业,能输给湖北某学院■◆■?
这些岗位不错但数量太少◆■◆■◆■,卷到世界名校的血脉都未必能拿下,更别说血脉之外的那些学霸。你升学卷得再狠,就业也有比你更狠:北大博士聘城管,哈佛毕业争当公务员,全球TOP20的名校生,抢月薪10000的银行岗…
卷高考卷留学,卷进清北卷大藤,卷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又怎么样呢?怎么也卷不过别人家的爹妈。
对于不少在国外读书的小伙伴来说,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大学被HR当成野鸡◆★■★★,辛辛苦苦在国外读了四年书,拿着全美Top30的毕业证回国★■,结果却在求职的时候输给了三本院校生,简直叫人欲哭无泪,最近一张名企录用截图让无数家长破防了.■◆■■■◆..★★◆...
想拿下这些工作机会■★★■◆,爹妈鸡娃不如鸡自己◆★◆★■■。要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爹妈,远比让小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更有胜算。
全国两类院校总和加起来100多所◆★◆■,每年热门理工类专业主要集中在IT/通信/电子/互联网◆★■◆■,乐观估算每所学校每年有1000来个…
他们既没有欲罢不能的「名校光环」◆■■,也不需要虚头巴脑的东西维持体面。有重点中学的尖子生,分数够用也不愿报清北◆★◆■■★,说进去也分不到好的专业。
那种子选手的总数也就10W左右■★◆,除以全国高考生1300万人■★,那得卷到千分之0◆■■★.077才算有个保障,而这个数据跟清北在海南的录取率已经不相上下…
因为高考比考研卷。大部分人高考是很难考上985的★■■★■,但考研却人人都有机会。原因很简单,考研的人数400多万◆★◆■,高考人数是它的3倍。
而且,就业还有个现象是「第一学历歧视」。啥意思呢★★★■■★,就是你就算拿到了清北哈耶普的硕士,但本科读的不是顶流,那HR只会按你的本科分类…